屈光不正,是在医院
常听到的词汇
很多人将它和近视划上了等号
认为屈光不正就是近视
而这个错误的“刻板印象”
也耽误了不少孩子的矫正进程
是时候和大家系统的解释一下
屈光不正的真正含义
以及它与近视之间的关系啦
01屈光不正,到底是不是近视?怎样理解屈光不正?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其方向就会发生改变,这在眼光学中称之为“屈光”。在这种情况下,外界光线和物体能够在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上,传递到大脑,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东西。
但是,如果我们的角膜或晶状体弯曲不均匀、不平滑,就会导致外界平行光线经过眼部屈光系统后不能精准折射,无法在视网膜*斑中心凹聚焦且产生清晰物像,这就属于屈光不正的情况了。
造成屈光不正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错误的用眼习惯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青少年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如果不注意用眼习惯和卫生,很容易造成眼睛过度疲劳,时间久了,就可能导致屈光不正。
02屈光不正≠近视近视
定义:在放松调节时,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分类:屈光性近视、轴性近视。
特点:
√看近清楚,看远模糊;
√可逐渐或迅速发展,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更易恶化;
√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远视
定义:在放松调节时,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特点:
√远点在眼后,为“虚焦点”;
√看远看近均模糊;通常看近更容易出现模糊和疲劳症状;
√严重患者只能看清远处物体,轻度患者可看清近处物体;
√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
散光
定义:假设眼球上有地球一样的“经线”,不同经线上的屈光力不同,或同一经线上的部分屈光力不一致,导致进入眼内的光线不能在同一平面上汇集成焦点,因此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象。
分类:生理性散光、病理性散光。
特点:
√严重的散光患者近处、远处都看不清;
√可与近视、远视合并发生;
√多为先天因素导致,通常在出生时就存在。
由以上定义与特点我们不难看出,近视、远视、散光都不能把光线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因此,近视只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常见表现,而屈光不正也不仅仅局限于近视,还包括远视和散光。
03孩子为什么会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是我们的屈光系统出现了问题,因此,想要了解孩子屈光不正形成的原因,我们先要了解屈光系统。
眼部屈光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角膜、晶状体以及玻璃体。它们中任何一个结构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眼睛成像的清晰度。导致其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
04孩子屈光不正怎么办?屈光不正在我国发生的概率是很高的,青少年群体更是十分庞大。因此,定期到正规的机构进行验光检查,明确具体的类型以及严重程度非常重要。
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如果屈光不正度数比较小,并且还未形成视力下降,可以通过合理改善用眼习惯和用眼卫生来减缓其发展进程;如果屈光不正度数较高,视力出现明显下降,一定要去正规医疗机构通过戴框架眼镜或者角膜塑形镜(OK镜)的方式矫正视力,减缓发展。
最新人民日报发声:
配戴角膜塑形镜,是目前和增加户外活动、低浓度阿托品、多焦软镜与新型离焦光学镜片一样,是被证实能有效延缓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控制方法,但需要家长注意的是,近视防控没有神医、没有神药、没有神器,要打组合拳,每个孩子的防控方案,都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和制定。重要通知国内著名斜弱视泰斗岳以英教授
本周日2月28号在上海普瑞眼科会诊
如需预约,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