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家长在群里抱怨,自己伢班上有2个小朋友感染了咽颊炎,停课10天。
还有家长吐槽,自己伢被小区里的小朋友传染了咽颊炎,只能待在家里,已经好几天没有去学校了。
进入6月,武汉的天气越来越热,疱疹性咽颊炎进入了高发期,医院发热门诊的值班医生表示,“发热门诊一晚上接收的10个高热孩子里有7个就是咽峡炎。”
★
多个班级因疱疹性咽颊炎停课
★
幼升小家长群里的豆豆妈吐槽,“六一前,上幼儿园的女儿回家后说自己很累,一摸额头滚烫滚烫的,喉咙里都是细小密集的泡泡,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是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现在已经停课一周了。”
因为幼儿园规定,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小孩不能去学校,要等疱疹消失一周,方能入学。豆豆妈便让女儿在家养病,没想到班上接二连三有小孩感染咽峡炎,复课暂时遥遥无期。
不光豆豆妈的女儿感染了咽颊炎,晨晨爸的儿子前阵子忽然高烧不退,直流口水,也是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导致。5月25日,晨晨爸还收到幼儿园通知:“发烧和喉咙有长疱的孩子,一定要等水疱全部好了以后,才能入园上学。”
现在,家长群里不少家长都非常担忧,害怕自己小孩班上也出现疱疹性咽颊炎,想知道是否有必要让小孩在家避避风头。
扫码加入幼升小核心群
↓获取更多升学资讯↓
★
疱疹性咽颊炎的感染机制
★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主要依赖粪-口、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传播,传染性很强,传播很快。
每年的夏季都是疱疹性咽颊炎的高发季节,它最易感染1~7岁小儿。临床常表现为急剧发热,偶见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热程大都2~4天,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诉咽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婴幼儿则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有时伴头痛、腹痛或肌痛。
★
疱疹性咽颊炎都有哪些症状
★
◆潜伏期(3~5天):可无任何症状,但病*会在体内大量复制。
◆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可达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溃疡期(3~4天):低烧或退烧,水疱破溃形成为浅溃疡,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现象。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
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
?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精神萎靡、嗜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
?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等。
尤其是3岁以下的娃千万不能拖!
不及时治疗可能没命,就算抢救过来了也可能留有后遗症!
★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颊炎?
★
勤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
勤通风
家中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时,尽量避免带宝宝到人多或者空气流通差的地方。
勤清洁
宝宝的餐具、奶瓶等物品,使用前要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宝宝的玩具、被褥等要定期清洗消*。
症状较轻的孩子可以在家护理
?清淡饮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
?多喝凉白开,可以镇痛,且能冲刷创面,热水会加剧宝宝口腔疼痛;
?勤测体温,防止高热惊厥,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如果孩子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和心率增快、出冷汗等症状时,需要马上送院治疗。
▼接下来更精彩▼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幼小衔接公益报告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