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您,您外孙女裸眼视力恢复到了0.2,脱盲了,今天可以顺利出院了。”6月8日上午8时30分,听到诊断,67岁的李昌华喜极而泣,医院医生重复着一句话:“谢谢!谢谢!……”
坐在病床上的外孙女李和霖,露出了羞涩的笑容。
整理出院物品前,李昌华激动地给荆州市残联理事长杨平打去“医院的帮助,我外孙女能看见了,我们今天出院。”话落,电话那头传来喜讯:“让孩子好好休养。荆州特殊教育学校愿意接收孩子,待复学后就让孩子入学接受教育。”
挂下电话,李昌华激动不已:“这压在我心头8年的石头算落地了。”
5月中旬,荆州市残联工作组访视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时,祖孙三代人两代人残疾的李昌华家庭引人
一场爱心接力,也在6月照亮了李昌华和外孙女李和霖的生活。
失明少女渴望接受教育
病房里,李和霖津津有味地吃着外公赶早回家煮的稀粥。外公一边照看着,一边向记者诉说着期盼。
“哎……孩子得上学!不能一直呆在家里!”一声叹息,满头白发的李昌华打开了话匣子,道出了家庭的心酸。
15岁的李和霖父母离异,母亲患有精神疾病,自小由外公外婆抚养长大。后在小学二年级,被确诊存在智力障碍,因先天性白内障视力几乎弱化为0,失学在家至今已8年。
“年轻时,我忙于一家人的生计,老伴身体不好又要操持家里,女儿精神状况时好时坏,没有及时让孙女接受治疗,害了孩子。”李昌华叹息着。
两年前,李昌华老伴因先天性心脏病去逝。如今,这个家里,李昌华与外孙女、女儿全靠他微薄的退休金生活,还要还1万多元的债务,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年轻时曾在南海舰队服兵役,*人傲骨,李昌华遇事宁愿自己扛着,不愿麻烦组织。
“家里一直省吃俭用,就想尽快还清债务,攒钱给孩子看病,让孩子读书。”李昌华说,外孙女喜欢跳舞,会写名字记得住电话号码,虽然智力存在一定障碍,但基础知识学习和与人沟通交流不存在问题,渴望学习知识。他迫切想让孩子早点接受基础教育,将来能自己照顾好自己。
脱盲,走好接受教育第一步
5月中旬,荆州市残联工作组到荆州区城南开发区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家庭时,李昌华犹豫再三,提出了“让外孙女读书”的请求。
了解到李和霖的情况,荆州市残联当即联系了爱心医院,免费为李和霖进行检查治疗,根据视力情况确定教育方式。
经全方位检查和专家诊断,李和霖眼部不仅有先天性白内障,还存在弱视、眼球震颤、高度近视、结膜炎等问题。医院最终决定,先对李和霖进行眼表疾病治疗,再进行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扫除视力障碍。6月5日,手术如期进行。术后,检查结果喜人,李和霖单眼视力均由术前的0.02恢复到了0.2,步入了光明生活。
“视力0.2看1米内物体没有障碍,视力0.3可实现生活自理。”荆州医院总经理王海波介绍,将继续对李和霖眼部的其他问题免费跟踪治疗,争取将她的视力提升至0.3。"
精准帮扶,照亮一家人生活
6月8日下午,记者致电荆州市残联理事长杨平获悉,为方便李和霖就近接受教育,荆州市残联已与位于荆州区的荆州特殊教育学校沟通,介绍了李和霖的情况,学校态度积极,愿意为李和霖接受教育提供帮助。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在复学复课后,将积极与李和霖联系。
“记挂8年的事,一个月就有了着落,生活一下子就明亮了。”李昌华说着,嘴角掩藏不住喜悦:“外孙女能看见了,学校也有着落了,我更要省吃俭用还债,给孩子攒学费!今后只盼着外孙女好好学习,将来能够照顾好自己。”
每月15日,是李昌华退休金发放的日子。6月8日,通过手机看着银行账户上仅剩的元“家底”,李昌华又在网上定了两箱方便面。
带上简单的住院行李,李和霖挽着外公杨昌华,与医生护士告别后,高兴地出院了。与入院前不同的是,她的眼睛已能清晰看到脚下的路,不用外公引路了。
外孙女重见光明入学有望
李昌华感恩送锦旗
外孙女重见光明入学有望,压在心头的石头落了地,67岁的退休职工李昌华难掩心头激动。6月8日,心怀感恩的李昌华,分别前往荆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和荆州医院送上红色锦旗:“真心感谢您们!”。
经过市残联与荆州医院的温情帮助,15岁少女李和霖完成了先天性白内障手术,裸眼视力从术前0.02恢复至0.2,达到脱盲水平,走出了灰暗世界。“以前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手术后眼睛完全睁开了,眼睛也明亮了。”外公李昌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荆州医院总经理王海波介绍,出院后,李和霖需要遵循医嘱滴眼药,医院将跟踪
一面“关爱残疾人温情暖人心”的锦旗,诉说了李昌华对荆州市残联的感恩之情。荆州市残联理事长杨平表示,当好残疾人的“娘家人”,是残联的职责所在。下一步,会认真协调落实李和霖就学问题,让孩子接受教育。
来源:荆州日报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