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眼球震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界帕金森病日丨守护帕金森,我们携手同行 [复制链接]

1#

有这么一群特殊的人,

他们生活的很痛苦,受着各种“刑罚”。

有的肢体僵直、行动缓慢,

需要家人的帮助才能起床、行走;

有的脊柱前屈、侧弯,

常常爆发阵发性剧烈的腹痛;

他们讲话的声音被扭曲、

脸部无法做出表情;

他们抑郁、焦虑、甚至有幻觉、妄想出现,

这群人就是帕金森患者。

每年的4月11日为世界帕金森病日,对于帕金森病友我们应当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认识帕金森,帕友不孤单

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俗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

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精心护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帕金森病临床表现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前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障碍;后者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便秘、脂颜等等)、精神异常和认知障碍。帕金森病因复杂多样,隐匿起病、缓慢进展、无法治愈,最终卧床不起。吸入性肺炎是终末期帕金森最常见的死因,所以精心护理极为重要。

帕金森病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和精心护理。药物治疗是贯穿于整个疾病过程,手术治疗是有效的补充手段。近期,中科院杨辉/周海波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发表的基因编辑技术在业内引起巨大反响,为永久性视力损伤和帕金森病的治疗带来巨大突破,所以曙光初现、未来可期。

抗击帕金森,我们携手同行

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早期帕金森病的正确识别和药物调整充分体现了神经科的临床实力。如果出现如下诸多困惑,请及时咨询青医院神经内1科。

1、震颤经常是帕金森病首发的、最常见的症状,但相当一部分震颤是良性的、长期不加重的,更重要的是查找、排除其他病因。

2、并非所有的肢体僵硬或疼痛都是骨科疾病,也并非所有的排尿障碍亟需手术,导致肌张力障碍或自主神经功能损伤的帕金森可能是始作俑者。

3、帕金森的临床特征短期内是稳定的,有疗效的。但个别患者的临床分型在漫长的疾病自然史中可以演变,药物可能变得无效,所以请经常复诊。

4、帕金森本身不可治愈而且逐渐加重,但并非治疗无效。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极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寿命。据当前医学技术水平,可使部分患者在诊断后生存20余年。

5、与诸多西方观点不同,我国细水长流、剂量滴定的治疗原则,已证实能更有效的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复杂运动并发症。

-/

供稿丨王祥翔(神经内科一)

西海岸新区

医院官微

长按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