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眼球震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漫笔二泉,二泉映月瞎子阿炳 [复制链接]

1#

江苏无锡的惠山泉相传为唐大历元年至十二年(-)无锡令敬澄所开凿。中国唐代茶圣陆羽将天下的水品为二十等,好水泡好茶嘛,而陆羽称之为“天下第二泉”。

后来,在清朝乾隆年间,经乾隆御封为“天下第二泉”,这个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郊惠山山麓锡惠公园内的惠山泉一下就神圣起来。为此还专设有漪澜堂,二泉亭等建筑。

惠山泉不但能够泡一壶好茶,它还拥有一轮明月,在农历每月望日前后,月恋水,水怀月,同辉水韵。佳景天成。

时光很快到了19世纪末的年,在无锡城一个贫穷人家,诞生了一个婴儿,这个婴儿就是阿炳,他一出生就是一个不幸,他没有父亲。i那个年代,一个没有丈夫的女人带着一个孩子,生活多么艰难。终于,这个年轻的母亲受不了旁人的冷眼和闲言碎语,用自己的生命抗争了世俗的歧视。留下他凄苦地在人间生活。寄人篱下。过了好几年,他才回到亲生父亲身边。

少年的阿炳早已见惯人世间的不平,凄楚的身世让他过早成熟。父亲收留他,却没有与他相认,因为他父亲是一名道士,是不能拥有七情六欲的,面对自己的儿子,他必须压抑住那份亲情。但他把父爱化作师徒之爱。阿炳在父亲身边学习音乐,学习道教知识,他对音乐有天生的敏感和痴迷,很快掌握了他父亲留下的各种乐器。

可是,在阿炳21岁成年时期,父亲溘然长逝,而他才知道自己的身世。也许曾经他从旁人的白眼中隐约察觉了自己的身世,但却没有证实。而当他的身世证实后,他却已经失去双亲。孤独地生活在这个冰冷的世界上。

那时,21岁的阿炳成为无锡城中道观洞虚宫里雷尊殿的新任当家道士,可是他却放任自流,吃喝嫖赌甚至吸食鸦片。荒唐的生活带来荒唐的结果:因为梅毒侵害他瞎了眼睛,丧失对道观的控制,只得离开道观,流落街头。

在他流落街头后,族人安排江阴的农村寡妇董彩娣来照顾他。世事就是这样矛盾。痛苦绝望中的阿炳没有破罐子破摔。再往后的日子里,一个说唱时事,在街头卖艺,以“瞎子阿炳”闻名的创作型民间艺人诞生。

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艺人,但在1.28淞沪抗战中,他编唱《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并用家传的红木胡琴演奏《义勇军进行曲》。日军侵占无锡后,阿炳和催弟一同到双方老家避难。不久赴上海,在昆曲班仙霓社担任琴师,弹奏三弦,并在电影《七重天》中担任表演群众角色盲人。这时他创作的《听松》,是一首气魄豪迈、情感充沛的二胡独奏曲,倾吐着不愿当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热情。民国28年重返锡城,再操旧业。他每天上午去茶馆搜集各种新闻,回来构思创作,下午在崇安寺茶馆门前演唱;夜间在街上拉着二胡,演奏他创作的《寒春风曲》。他的琴艺十分高超,可将琵琶放置在头顶上弹奏,还可以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说话、叹息、欢笑以及鸡鸣狗叫的声音。抗日战争胜利后,曾禁止他在崇安寺的固定场所说唱新闻。民国36年,他肺病发作,卧床吐血,从此不再上街卖艺,在家以修理胡琴为业,艰难度日,度日如年。

时光到了1950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央音乐学院几位教授来到无锡,专程找到阿炳,为他录制二胡曲,他看不见,也不懂什么叫录音,只是按照来人的要求拉二胡。从北京来的音乐教授们惊呆了,他们没有想到在民间还有如此高超的二胡演奏家,这音乐如此动人,如此让人的心灵感到震颤。大家沉浸在二胡曲中,久久不能平静。

录音后,其中一位叫杨荫浏的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叫什么名字?阿炳告诉他,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杨先生又问他常在什么地方拉二胡,知道阿炳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亭上拉时脱口而出,叫那首二胡曲为《二泉》,同行的人觉得光是《》二泉》不是完整的曲名,于是叫《二泉映月》。

中央音乐学院的几位教授带着录音回到北京,对音乐进行整理配乐灌制唱片,很快这首《二泉映月》流传到全国,走向世界,还被改编成其他乐曲的作品。

可惜,在那次录制二胡曲后不久,阿炳便溘然长逝,留下他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

而《二泉映月》更是经典代表作,被选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代表作之一。

如今应该很难听到阿炳的二胡曲了,现在听到的都是中国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演奏的。

我已经记不清第一次是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听到这首曲子的,但却听到了那一声声的叹息。在我的脑海中出现这样的画面。

在一个幽静的夜晚,月光静静地照射在惠山的二泉上,泉水在月光下铮铮流淌,一位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艺人坐在泉水边拉着二胡,二胡的声音很凄凉,很幽怨,似乎在诉说着艺人满腹的辛酸与他痛苦的身世。

人说二泉是天下最美的地方,人说小小无锡景,太湖渔米乡,青山绿水好风光,可他却什么也看不到,他那失明的双眼早已经与光明与美丽的风光决诀,而他听到的却是人间更多的不平的事,更多的悲伤,风景虽好人凄凉,一曲唱罢泪汪汪。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地主恶霸和地痞流氓欺压百姓,更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八一三的炮火,南京城的尸骨累累,连空气中都是让人窒息的血腥。艺人看不见,却能听得到,却能闻得到离这里不远的硝烟和血腥。这样的世道不看也罢。

他只能坐在泉水边,对泉水拉着他的二胡,让二泉的水洗涤他的心灵。可是,他却无法沉浸在这美丽与宁静的月夜中,他的二胡在哭泣在叹息,因为他的心灵无法忘记那些痛苦的往事,他凄惨的身世,也无法忘记现实的惨淡与黑暗,无法逃避那份血腥。好在父亲给他留下的二胡,二胡让他心灵能有慰藉,二胡能听他诉说满腔悲愤。渐渐的,二胡声变得激昂起来,好像在挣扎着,在激烈的抗争。然而这抗争却又充满着无奈。好几处琴声都变得如此纤弱,欲断又不断,如磐石下面的蒲草。于是,到最后,他的二胡声又哀怨忧伤,如沉重的叹息,如压抑的哭泣。让人感受到屈原的那句诗歌“长太息与掩啼兮,哀民生之多艰。他就这样坐在泉水边拉着他的二胡,泉水也呜咽着,如同他的二胡声。

只有泉水能听懂他的心声,能感受他内心的挣扎与苦闷。也不知他拉了多久,只觉得他就像一座雕像一样,那空洞的眼睛中再也流不出酸楚的泪水,因为他的泪已经流干了。流出的只有血水,如啼血的杜鹃。这位艺人就是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瞎子阿丙。他和他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丰碑。

这位民间艺人受尽了生活的磨难,受尽欺负,好容易熬到解放,却在五十年代初因病去世。他一生与二胡为伴,创作大量二胡作品,可流传下来的只有六首,其中这首《二泉映月》也是一首应该跪着听的音乐。

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我的耳边总会有二胡的哭泣与叹息,每次听这首曲子,听到最开始那段颤音时,我就有着揪心的痛。于是在这揪心的痛中开始走近阿丙,走近我从来没有去过的无锡惠山上的二泉,感受那二泉映月的美景,听那美景中二胡的叹息与哭泣。渐渐地,泉水也开始呜咽起来。

那年,听到一首流行歌曲《二泉吟》,是一首以阿丙身世为背景创作的歌曲,于是,我学会了那首歌。

在网上找到歌词,将它和《二泉映月》中的歌词一并贴在文后。

二泉吟

风悠悠云悠悠,凄苦的岁月在琴弦上流啊,恨悠悠怨悠悠,满怀的不平在小路上走呀,啊无锡的雨是你肩头一缕缕难解的愁,匍山的泉水是你手中一曲愤和忧。

梦悠悠魂悠悠,失明的双眼把暗夜看透;情悠悠爱悠悠,无语的泪花把光明寻求。啊太湖的水,是你人生一杯壮行的酒,无语的泪花把光明寻求,二泉的月是你命中一曲不沉的舟。

这是《二泉映月》中的阿丙形象,幽怨悲愤,一身不得志,把二胡拉得跟哭泣似的,是那位坐在无锡惠山二泉边拉二胡的,把自己拉成雕塑的阿丙。而《二泉吟》中的阿丙却又是另一种形象,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外表羸弱,性格却强硬的男子。也许二者综合才是真正的阿丙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